本文转自:钱江晚报
本报评论员 逯海涛
“新昌篮球还没有我们的次坞打面硬”“临平队教练忽必烈PK余杭队教练张飞”“余杭才是真杭哥”……
这几天,浙BA的战火从赛场一路烧到了朋友圈,五花八门的爆梗让人忍俊不禁又会心一笑。
今晚,浙BA杭州赛区揭幕战将在临平体育中心体育馆激情开赛,东道主临平区代表队将迎战钱塘区代表队。比赛还没开打,“垃圾话”环节已经“火药味”十足。所以,到底是临平“杷”气登场,钱塘“莓”辙,还是“潮起钱塘弹‘枇杷’”呢?
浙BA还未开打,为啥含梗量如此高、又这么出圈?热梗的背后,是浙江独特的县域经济生态、雄厚的群众体育基础、丰富的家乡风物、深厚的人文历史背景。甚至,流传于坊间的那些地域之间互相善意调侃的段子也都乘机上了台面,成为各队之间别苗头的素材。用一句话来概括,浙BA的热梗里藏着浓浓的人间烟火气。
首先,“比赛第一,友谊第九十一”。浙BA的一大特色,当属“县级”队伍全面参赛。不仅11个设区市有队伍,90个县(市、区)也将分别组队,号称“百县大战”。这一赛制无疑非常符合浙江省情,这也是刚开战就迅速点燃观众情绪的密码之一。
截至2024年底,我省千亿县(市、区)已扩容至33个。发达均衡的县域经济为开展体育赛事奠定了经济基础、注入了充沛活力,也让各地球迷对自家的球队更有主队感。
其次,让父老乡亲当场上场下的主角。浙江提出要振兴“三大球”,不仅要提升职业队水平,更要不断夯实群众体育基础。打造浙BA这样“叫好又叫座”的群众体育赛事,正是重要途径之一。浙BA让群众唱主角,激发出了全民参与的热情。正如有球迷所说,赛场上的球员都是我的父老乡亲,支持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!
第三,做好“篮球+”的加法题。比赛其实只是一个“入口”,赛事期间,主办方将群众体育、城市文化、休闲消费、地方产业全揉一块儿,打出“篮球+”组合拳,要让浙BA化身为“浙里生活节”。不仅要让赛事火起来,让群众动起来,更意在让城市活起来,让消费旺起来。
正因为更草根、更广泛、更动人,浙BA才有了层出不穷的热梗。从这些热梗中,我们看到浙BA不仅仅是篮板下的比拼,更是浙里升腾的烟火,沸腾的生活,是一场全民参与、全民展示、全民有感的超级狂欢。